泸州酒忆宋朝177


宋代泸州酒名扬天下

宋代的四川泸州(今泸县)已是一个制酒重镇,并形成了一大批闻名遐迩的酒类品牌。其中,“泸州老窖”在当时即已驰名大江南北。当时的泸州人除酿制白酒外,还善于在酒中加人中草药材,制成各种药酒。如《宋会要辑稿》记载,宋朝官府曾向泸州购置“清凉散酒”和“药酒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宋代已有了“蒸馏酒”技术。北宋王灼《本草衍义补遗》载:“烧春酒滓,取流出者,名烧酒。”“泸州老窖”当是采用蒸馏技术生产出的白酒,它的酿造原料主要是大米,所用曲药是优质的小麦制作而成。由于原料好、工艺精,宋代泸州酒的酒精度很高,一般都能达到50度以上。
宋代的泸州酒不仅产量大,而且销售市场广。在南宋,泸州酒已销往国内许多地区,如江浙、两广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河南、陕西、四川等地。当时,四川、两广、福建、江西、浙江等地都有专营泸州酒的酒肆。

泸州酒文化盛行

宋代的泸州酒文化盛行。据史籍记载,当时在泸州城内,有许多酒楼、酒店、酒馆、酒肆,其中不乏一些规模较大、环境优雅、菜式精美的酒家。这些酒家不仅供应各种泸州名酒,还提供各种菜肴,如著名的地方小吃“龙岩寺素饼”等。
当时,泸州人饮酒成风。据《宋会要辑稿》记载,宋代泸州的饮酒习俗是:亲朋好友聚会,必先劝酒,酒至客满,方罢;若客不饮尽,主人会不停地劝饮。在泸州,还流行一种“投壶曲水”的饮酒游戏,这种游戏颇为文雅,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。

泸州酒在宋代文学作品中的反映

宋代泸州酒在当时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多有反映。如苏轼在《次韵和初九弟寿夫人》一诗中写道:“泸州好酒自芳馥,南国所无谁与匹。”范成大在《题泸陵山寺》一诗中写道:“酒香闻十里,山色入秋晴。”陆游在《泸州》一诗中写道:“满城香稻遍城花,醉后不知天地大。”这些诗句都反映了宋代泸州酒的醇香浓郁、脍炙人口。

宋代泸州酒的传承

宋代泸州酒的酿造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。明清时期,泸州酒业更加兴盛,出现了不少著名的酒坊,如“顺丰杨”、“舒聚泉”、“永丰余”、“姚永德”等。这些酒坊生产的泸州老窖酒,以其醇厚浓郁、回味悠长的特色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
新中国成立后,泸州酒业得到进一步发展。1956年,泸州老窖酒厂成立,对传统酿酒工艺进行了改进和创新,使泸州老窖酒的品质更加稳定和优良。泸州老窖酒厂还先后荣获“中国名酒”、“国家名酒”等称号,成为中国白酒行业一颗璀璨的明珠。

结语

泸州酒文化源远流长,在宋代得到了长足发展。宋代泸州酒的酿造技艺、饮酒习俗、酒文化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。泸州老窖酒作为宋代泸州酒文化的代表,历经千年的传承和创新,至今仍是中国白酒行业的佼佼者,为中国白酒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2025-01-13


上一篇:武侠世界里的酒文化与豪情

下一篇:探秘新疆的独特酒文化